<
y9h9小说网 > > 前夫给我当情郎 > 第36章
    事关辽东,她前面都听他说那么多了,总不能这后面的不让她听。

    “巡按辽东的人选定了。”

    棠袖立即记起先前辰二爷说,皇帝有意让当时身处辽东的陈樾核实弃地情况。

    然后来陈樾查完高淮如期回京,到现在都没再被皇帝外派出去,棠袖心知这差事肯定没落在陈樾身上,否则他不会这么闲地跑过来找他,便示意陈樾接着讲。

    果然,陈樾道:“定的新上任的浙江道御史,熊廷弼。”

    “哪个弼?”

    “面折廷争的廷,左辅右弼的弼。”

    棠袖挑眉。

    面折廷争,意为敢于在朝廷上直言进谏,据理力争;左辅右弼,指在帝王左右辅助。

    陈樾用的这两个词很有意思。

    棠袖一下就明白陈樾对这位熊廷弼印象不错。

    便问:“既是新上任,又怎么会定他?”

    陈樾道:“据说是浙党有意刁难,故意给他安排这个苦差事。”

    目前朝堂党争大致分为三派,阉党、东林党、齐楚浙宣昆党。

    阉党不必多说,主要以宦官为首;东林党则是指在东林书院讲学,以及与东林书院有关的朝野人士形成的派系。

    至于齐楚浙宣昆党里的浙党,由前内阁首辅沈一贯、给事中姚宗文、御史刘廷元等浙江籍京官组成,纵使沈一贯万历三十四年就已致仕归乡,浙党势力也仍十分庞大,动辄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。

    按说这样的庞然大物若想针对打压谁,那此人日后的仕途必然寸步难行,然而浙党千算万算也没能料到熊廷弼竟是位有志四方之士,得知自己被廷推为众莫敢往的辽东巡按御史一职,熊廷弼道了句“辞则以畏避罪,不如往”,就毅然准备出关。

    “是个有骨气的。”陈樾评价,“但愿辽东能平定下来。”

    熊廷弼这一去,不知多久才会回京。

    便是回京,也不知皇帝会对弃地案作何部署,陈樾简单说完就换了个话题。

    他对棠袖道:“我还你钱。”

    棠袖还在寻思浙党一派是愈发如日中天了,闻言愣了愣才反应过来:“还多少?”

    陈樾说:“先还一两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虽然早就猜到他不会一次性还清,但棠袖还是被这个一两给无语到了。

    她这么能花钱的人,一两够买什么啊?

    “够买一个我,”他又凑近亲她,“你要不要?”

    棠袖不给亲,抬手捂他嘴:“你太便宜了,便宜没好货。”

    她手心柔嫩又温温凉凉,陈樾被捂着居然觉得挺舒服,便顺势对着亲了亲:“只有你买才这么便宜。”

    棠袖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听起来更不能买了。

    手心湿乎乎痒酥酥,暗道陈樾真是越来越会见缝插针,棠袖把他脸推远,说什么也不让他再靠近,他压根就忍不住。

    陈樾遗憾地看她擦手,他连道红印子都还没吸出来。

    摸出一颗金瓜子给棠袖,当是还她的一两,陈樾复又问:“快十五了,那天我能过来吗?”

    以往中秋他俩都是一起过的。

    棠袖捏起比金叶子小上许多的金瓜子把玩,道:“你不去长公主府?”

    陈樾道:“公主府正午去,晚上来棠府。”

    棠袖想了想,摇头:“那天我爹肯定一整天都在家,他应该不想看到你。”

    陈樾默然。

    他那位岳父确实一直挺不待见他,总觉得他抢了他女儿,把他当政敌一样。

    只得说:“那好吧。”

    心里却暗暗地想,如果十五那天下雨就好了。

    下雨没法赏月,这样棠袖必然用完晚饭就会回至简居,他则直接就能摸进来,不必顾虑岳父。

    然而真到十五那天,眼看都午时了,天上万里无云艳阳高照,丁点儿要下雨的预兆都没有,陈樾收回目光,默默用膳。

    他虽不说话,面上也没什么表情,但知子莫若母,瑞安长公主一眼就瞧出他情绪不高。

    瑞安长公主不用想都知道他是因为什么。

    长公主好气又好笑。

    怎么着,你自己不够争气让媳妇留你,搁这摆脸色给谁看呢。

    要摆脸色,她不比他更有资格?好好的儿媳妇说没就没,她比他更不高兴。

    于是完全无视陈檖频频递来的眼色,也无视驸马几次试图活跃气氛的话语,瑞安长公主权当什么都没发现般,继续用膳。

    陈樾也始终没出声。

    直等碗筷撤下去,厨房呈上几盘点心,陈檖指着其中一盘切成小块淋了白糖的红色果子问: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一旁宫女道:“回少爷的话,此乃番柿。”

    陈檖疑惑:“番柿?这能吃?不是种在盆里用来观赏的吗?”

    瑞安长公主接话道:“你嫂子说很好吃。”她瞥了眼听到嫂子二字后,表情立马就有了些微变的陈樾,“今儿一大早,你嫂子特意叫人送来一筐,说刚从地里现摘的,生吃熟吃皆可,方才你喝了好几碗的那个酸汤里就用了番柿。”

    陈檖听了,回想起刚才酸汤的味道,又回想起之前嫂子送的名叫土豆的东西,登时对面前这盘番柿产生极大兴趣,忙不迭就要拣一块尝尝。

    却有叉子先他叉走一大块。

    陈檖没气馁,正欲换个角度重新下手,那叉子又飞快拐回来叉走更多。

    眼看一盘已经不剩多少,陈檖愤怒抬头,就见他兄长眉梢微微上扬,俨然心情很好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好弟不跟兄斗。

    陈檖把险些出口的某些不太好听的话吞回肚子里。

    却听瑞安长公主嗤笑:“德行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吩咐宫女叫厨房再切一盘送过来。

    陈檖一边想嫡母这句德行应该不是说自己,一边瞅对面兄长,果然番柿一入口,兄长心情更好了。

    还真就只有嫂子能叫兄长从冰川变成火山啊。

    陈檖唏嘘不已,这绝对是真爱。

    等新的番柿切好送上,陈檖当先看了看兄长,见兄长好似已经吃过瘾,手里果叉也放下,陈檖放心地收回目光,准备开动。

    然而和刚才一样,还没叉中半块,熟悉的叉子就又来了。

    陈檖气死了。

    你有本事去嫂子家吃去,跟弟弟抢什么抢!

    陈檖愤怒不已,一怒之下怒了一下,敢怒不敢言。

    只能等陈樾走了,才能叫厨房再切一盘,总算将番柿吃到嘴里。

    ……确实好吃。

    罢了,他理解并原谅兄长了。

    中秋过后,就到了皇帝的万寿圣节。

    皇帝今年四十多,尚未到过整寿的年纪,因此照例不让百官进宫朝贺。不过朝贺虽免,宫中却仍为皇帝庆祝,如瑞安长公主就与驸马进宫赴皇家家宴,身为长公主嫡子的陈樾自然随行。

    傍晚家宴结束,瑞安长公主携驸马出宫回十王府。陈樾没有随行。

    及至入夜,陈樾也仍未出宫。

    直到自鸣钟的指针即将指向新的一天,安静的棠府里忽然响起几句说话声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这么晚才来,”棠袖撑着眼皮问,“我都睡着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错。”

    陈樾半蹲在榻边,勾出她滑进衣领里的头发。

    然后问:“还做吗?”

    “不做。我好困。”

    “那继续睡吧。”

    陈樾正要哄棠袖睡觉,就听她说不急。

    她问:“是不是宫里出事了?”

    陈樾点头。

    所谓国本之争,打从万历十四年,皇贵妃生下皇三子的那天就开始了。

    群臣想让皇帝按祖制立皇长子为太子,皇帝却想立皇三子。君臣拉锯十数年,直到万历二十九年,皇帝突然宣布封皇长子为太子,同时封皇三子为福王,国本之争方看似停止。

    而皇帝之所以会决定立储,据闻是由一个玉碗引发的。

    说是某次宫中家宴,皇帝给皇长子赐了个玉碗,让皇贵妃代为收藏。有天皇帝问起玉碗,皇贵妃屡屡推脱说忘记了,皇帝又问家宴时一并给的皇三子的赏赐,皇贵妃却立马就让人拿出来。皇帝震怒,第二天就传旨礼部速议册立太子仪制,至今都听不得玉碗二字。

    结果今天有位妃嫔给皇帝送了玉碗便罢,还将玉碗二字说出口,皇帝可不得发火。

    棠袖听完,翻个身道:“回头给陛下送个木碗算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闭眼就睡,全然不知陈樾将她这话记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