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结果这人反应极大,质问道,“怎地只能买两斤,你这老板还这么做生意的啊?”

    “你这人莫不是有毛病吧,本来这黑豆做的豆泡就是人小贺老板为了大家特意做一些出来的,做得又不多,当然要限量啊,不然全让你一个人买了吗?”

    “什么?黑豆做的豆泡?!”

    声音都要破音劈叉了,尖锐刺耳得大家眉头紧蹙,这人到底是不是来买东西的?!真是奇怪。

    贺晏将文哥儿打包好的黑豆豆泡拿在手里,“这位大哥,这黑、豆、豆、泡,你还要吗?我们这还有一板黑豆做的豆腐,你可以尝一尝。”

    “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豆泡一斤十四,豆腐一斤四文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贵!”黑豆做的难怪这个颜色,看来压根不是坏的,看来这玩意吃了也赖不上他们,汉子摇头加摆手,“不要了不要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扭头窜出门去。

    帮忙说话的客人被推了一下,没好气道,“哎这人……真是奇怪,又是自己说买,又不卖,老板我要两斤黑豆豆泡。我可等这个等很久了!”

    “成。”贺晏将豆泡递过去,然后让出位置让他们继续卖。

    因着模样不好看,又加上卢家的事情,黑豆豆泡推出来后,反响甚至超过了刚开始的腐乳。

    后面几日,贺晏要来回往返县城和村里,作坊也快落成了,里面的装修要忙活,人手也得开始招收,整个人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,就连之前没停下来过的练字也被迫停了下来,回到家倒头就睡,哪里有精力练字。

    初冬的夜晚已经有些微微凉意,皎皎月亮藏在云后,很快又跑了出来。

    贺晏洗漱完出来,余满蹲在那不知找些什么,他问,“小满,你在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没有啊,就是想找一下去岁的棉衣,翻出来明日晒一晒,对了贺大哥,作坊还有几日落成啊?到时候谁去管事啊?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加上整理上梁之类的,估摸着再有个七-八日吧,管理的话,一开始肯定是我俩去坐镇,不过管事的话……我打算让仁哥义哥去管事,我们把蒸馏酒保管好……”

    余满点点头,用力将压在箱笼最低的棉衣抽出来,“那店内,我们得再招人才行啊!”

    贺晏困意上来了,强撑着说,“对,仁哥他们也不能整日做豆腐,再……”

    “再什么?”余满将箱笼收拾好,棉衣和一些厚衣服放上面,扭头就问,贺晏眼皮耷拉,昏昏欲睡的模样。

    余满息了声,默默描绘着贺晏俊朗的眉眼。

    步履轻盈地走到蜡台边吹灭了蜡烛,而后返回床上,一躺下,贺晏侧过身来,余满于黑暗中睁大眼睛,以为把人给吵醒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一条手臂轻轻搭在他身上,似有所感地拍了拍腰侧。

    是日。

    大家坐在一桌吃着早饭,贺晏回忆起昨晚聊天的内容,准备拿出来聊一聊,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。

    “大家怎么看,有什么都可以说一说。”

    文哥儿和余六一人自觉去磨豆子,一人去外头擦座椅。

    余时仁了然,“我都可以,回村里也好。”妻子已经怀孕了快四个月了,他这个时候回去帮忙是好事。

    就是余庆义这边,两夫妻得分开了。

    余庆义和余晓月对视一眼,“那我也回去,反正离着这么近,我想来县里也很快,而且家里只有爹么在,保不准阿么为了赶制书包又不吃饭。”

    自从秋收期间,方兰草联合柳哥儿囤了一批书包,秋收后俩人拉到县里叫卖,一天就把囤货去掉了一半。

    自打这以后,方兰草就陷入了赚钱的狂潮中,要不是那天他突然回去,还不知道他为了赶制手提包和书包而废寝忘食呢。

    “行,大家没有什么看法,那店里就交给小礼和晓月嫂嫂看着呢。”

    余时仁,“招俩人?”

    贺晏:“三人吧,两个做豆腐的,一个跑腿加打杂的,到时招了人,店里有个人一直看着,送货那边小礼肯定腾不出手了……索性小礼就管着账本和盯着其他人吧。”

    余晓月眉梢一动,“那太好了,这账我是记烦……累了……小礼,就拜托你了!”

    余庆礼神情幽怨地看着自家大嫂,你别以为我没听出来你什么意思啊!

    而后,余庆礼余光扫到了角落的小毛和余六。

    “余六哥这边要不要干脆让他跑堂或者做豆腐,大家都这么熟……”还未说完,余庆礼又否定了,六指他们是不在意,但若是让客人见了估计又不知道传成什么样了。

    跑堂必定是不可能的,但做豆腐……

    贺晏率先摇头,“余六哥我想到时候让他直接去工坊,这样不用来回奔波,到时候这边忙不过来就再招短工就是。”

    余时仁道,“做豆腐是当学徒,学徒不能太大年纪的。”年纪太大,谁知道有什么心思呢,而年纪太小,又没办法做豆腐,毕竟做豆腐就是个力气活。

    因此余时仁觉得,最好便是二十岁上下,刚成婚两三年的,这种年纪没有十几岁的汉子那般冲动,而且更好拿捏。

    再签个契约吓一吓,担保他们不敢拿着方子出去乱说。

    “也对,那便招收十八到二十三的汉子?等小满醒来后,小礼你帮我说一下,可以吗?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余记的店门前贴着一张招工的告示,好些人围在前面说着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