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9h9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年代: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> 第二百七十五章 嘉文他娘,新年好啊!
    大年初一。

    天还没亮,许承安就被鞭炮声吵醒了。

    要放平时的话,刚睡醒他少不得得和小媳妇先做上两套广播早操再起床,然而除夕和年初一按照风俗不能做体操,再说年初一得早起,于是和施秋宁缠绵了会便爬起来了。

    许承安很快换上衣服,施秋宁还得梳头,于是他便先开门岀去了。

    过新年了,得给三姐妹派发下红包。

    第一个红包得给老大,于是许承安找到了已经在厨房烧火的施秋晴。

    “承安,新年好啊!”

    见到许承安,施秋晴就打招呼道。

    “新年好!”许承安点了点头,拿出一个大红包递了过去:“嘉文他娘,祝你身体健康,笑口常开,新的一年越越来越美丽动人,青春永驻!”

    一句“嘉文他娘”把施秋晴给整不会了,大眼睛一愣一愣的,脑子有点短路。

    过得几秒,她才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许承安太狡猾了,趁着新年头给红包占便宜,不拿也不行。

    施秋晴最后还是双手接过了红包,毕竟这代表着意头,被占了点嘴上便宜也没办法,反正便宜被占多了,也不差这一次。

    “谢了啊,承安,也祝你万事如意,心想事成。”

    许承安嘴角上扬:“我已经心想事成,得偿所愿了。”

    施秋晴明白他是暗指得到了自己的事,又气又羞,然而这大过年的,别人又给红包自己,却又不能真的生气,只能看灶火装糊涂。

    许承安逗了大媳妇几句,见好就收,也不能太过分了。

    而且还得给其他两姐妹发红包了。

    回到房里,施秋宁已经梳好头了,许承安把一个大红包拿出来:“媳妇,祝你新年在学习的道路上适中保持热情与坚持,不断突破,成就更好的自己,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,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!”

    “谢谢承安哥,你也事事顺心,财源广进,事业蒸蒸日上!”施秋宁甜蜜一笑,接过红包的同时,还啵了自己男人一下。

    这时施秋玲也起床了,把红包也给了幺妹:“秋玲,祝你其新年每天都开心欢乐,像鸟儿那样自由快活,像糖果一样甜蜜!”

    “二姐夫,谢谢!”幺妹很是高兴:“恭喜发财,生意兴隆,日进斗金!”

    许承安诧异:“哟,小妮子,你从哪学会这么多的好词?”

    施秋玲得意道:“我让二姐教我的,二姐夫,我说的还行吧,嘻嘻!”

    许承安竖起大拇指:“嗯,有进步,新年第一天就学会了那么多的成语好话!”

    和许承安唠了几句,施秋玲就把海东青从乌桕树上唤了下来,摸着鸟头喃喃自语:“小青,这都又一年了,瞧你还是自个一只鸟,新年得多加油,争取找个小媳妇回来啊!你就告诉她,不用怕我们,我们会对它很好很好的,也不会吃了它!”

    许承安哑然失笑,这小妮子,还想让海东青也都成双成对呢。

    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海东青两三岁就成大成鸟,自己这只已经五岁半了,确实也该找个媳妇。

    自己都有施秋晴和施秋宁了,总不能让小宠物单着。

    当然也不用太急,因为白隼的寿命很长,能达到二十年,现在五岁半的它还年轻着呢。

    “叽!叽!”

    海东青大声叫着,施秋玲也听不懂,不知道是不是这只猎鹰在自己面前立g,今年一定带个媳妇回家。

    洗漱过后,两姐妹进去厨房做饺子了。

    大年初一北方得吃饺子,因为饺子像古代的元宝,代表着招财进宝。

    而南方的话则更习惯吃汤圆,寓意团圆美满。

    南北风俗略有点不一样,不过都是对于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
    施家今天早上还是吃酸菜猪肉馅的饺子,酸菜自家腌的大白菜,猪肉则是昨天从杀年猪的村民那买的。

    很多村民都不舍得自己吃完一整头猪,自己只留一小部分,把其他的卖出去挣点钱,同村匀一点是可以的,当然拿去市场上摆卖就不行了,哪怕改革开放第六年,上头对于粮肉的管控依然很严。

    最先开放粮肉管控的是深市,而且就是今年取消的。

    深市作为经济特区,很多外地人跑去做生意,也诞生了很多有钱人,然而这些外来的商人手头有钱却吃不上饭和肉,粮票肉票啥的还得从家里寄过来,就很方便,民间对此意见很大。

    政府考虑到了这点,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,便陆续取消了粮票,肉票,以及其他的各种票证,不管粮肉布油,全部敞开供应,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和粮票的日子。

    而且,这些资源还可以自由议价,换句话说不用统一规定了,卖方有定价权,买方也能杀价。

    别在在现在很正常,当时可是大改革。

    随后,深市取消票证的第二年,也就是1985年,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2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,换句话说,不用交公粮了。

    其实吐蕃那边从1980年就已经取消,这个地方比较特殊,总是能最快享受到政策。

    其他地方要慢点,不过也渐渐实行,近几年来,郭嘉每年统购的粮食都在减少。

    到了1984年,有些贫困地区更是继吐蕃后取消了粮食统购。

    还有今年七月份,上头将批转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是一份报告,把粮食统购的品种减少为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三种,其他都不用统购了。

    这些政策在大大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,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,表现在副食增多,主食减少,因为基本每家每户的粮票都会有所盈余,饭吃饱了,自然也就追求菜的多样化了。

    所以许承安带黑土屯村民种黑木耳,也是顺应时代大潮的一个项目。

    换成早几年那就不一样了,人们饭都吃不饱,哪来的钱买黑木耳这种农副产品。

    晚得几年的话,市场上的农副产品又越来越多,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,可赚不到那么多钱了。

    所以做啥事都得快,千万不能拖,拖着拖着,一个能让猪飞上天的风口它就过去了,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挣得盘满钵满。

    吃过饺子之后,许承安开上摩托70,带三个女人去城里玩玩。

    大年初一城里热闹得很,人非常多。

    玩了一个白天,这才回到屯里。

    吃过晚饭,也没其他事了,许承安便回了房,翻出一叠画纸。

    这画纸是他当年设计家里的砖石宅的时候买的,现在有别的用途。

    放到书桌上,许承安便用铅笔,尺子,还有量角器等等东西画起图来。

    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,尽管只是新年第一天,很多人都还在放松的状态,许承安就开始为自己新的小目标而奋斗了。

    过得不多会,洗了碗的施秋宁也回到房里,见到许承安在书桌上画着图纸,凑过来瞄了两眼,没能看得出来:“承安哥,你这画的是啥啊?”

    许承安的注意力在图纸上,头也不抬,随口回答:“机械设计图!”

    “机械设计图?”施秋宁吃了一惊:“你还会这个啊?”

    许承安笑笑:“家里的几台拖拉机经常需要折腾,折腾多了,自己买点书学一学,自然也就有点懂了。”

    系统非但奖励过机械精通,还有机械设计图纸,所以许承安是会画图的。

    施秋宁知道自己男人聪明,只要他想学,学会什么都可能,就是有点奇怪:“那你学会修不就行了吗,画图纸干嘛呢?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自有妙用。”

    许承安卖了个关子。

    自己的新计划稍微有点复杂,施秋宁是中文系的,对于机械可谓一窍不通,不好和她解释。

    小媳妇尽管好奇心重,但许承安不愿意说,却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,只是给他冲了壶茶,便乖巧地去堂屋那边和自己姐妹看电视唠嗑,不打扰自己男人做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