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9h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312节
    姚襄阵亡的败报迅速送来,姚襄长子姚拓,孙子姚延定,拖家带口的在赶来邺城的路上。

    “姚苌居然投秦了?”李跃有种煮熟的鸭子飞了的感觉。

    还真是能屈能伸,以后苻坚能不能驾驭这样的人还是两说。

    不过他这么一投降,也将姚氏的精华也带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姚襄阵亡后,其他人全无斗志,兵败如山倒,纷纷投降,大雪封路,难以逃脱。”张生野据实禀报。

    “高云、徐成二部在何处?”

    人没了,地盘不能再丢。

    “苻坚出兵安邑,却慢了一步,被高将军先行收复安邑,便引军退回蒲坂,连占领的城池都放弃了,高将军收复河东大部,徐将军顺利收复弘农。”

    苻坚倒也识相,不过这样的人更难对付,手上有苻雄留下的部曲,还有邓羌这种万人敌,短期内想要灭亡关中机会不大。

    姚襄灭亡,梁国也没吃什么亏,顺利接收了河东、弘农二郡,与氐秦接壤。

    几天后,西面陆续传回各种消息。

    姚苌投降后,苻生为了缓和与关中诸羌的关系,以郡公之礼厚葬了姚襄,还封姚苌为扬武将军,仍统旧部,入长安听用。

    不过当初追随姚襄的旧部则全被苻坚吞下。

    权翼、薛赞等人都被苻坚收入麾下。

    姚拓拖家带口入邺城之后,李跃也为姚襄举丧,厚待了姚拓一家,赏赐田宅金银,安心做个富家翁肯定没问题。

    中原也有不少羌人,姚弋仲父子屯驻滠头十七年,乐善好施,扶危救困,广有人望,为姚襄举丧,实则也是收聚人心。

    河东到手,可以走黄河以西,与代国互通有无。

    两边算是联系起来了,河套的铁弗部匈奴名义上臣服于代国。

    真要算起来,铁弗部头领刘务桓跟李跃还是连襟。

    羯赵建武七年(341年),刘务桓迎娶拓跋什翼犍之女……

    李跃感觉关系网被打开了。

    原本打算从并州直接走私过去,现在则不用这么麻烦了。

    等到开春,冰雪消融,梁国的装备就可以源源不绝的送过去。

    有需求就会刺激生产。

    梁国境内两大铁坊,荥阳、山阳全都收归国有,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让两座铁坊扩大规模。

    规模有了,产量也会提高。

    量变会变成质变,兵器也越打越精良。

    从梁国建立开始,中原战火基本消弭,有了安定的环境,大批工匠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。

    东汉以民曹兼主缮修、功作、盐池、园苑之事,西晋设起部掌工程,水部掌航政及水利。

    李跃直接设立工部,直接与户部、吏部平齐,以当年的山阳太守曹凝为工部尚书,左右侍郎二人,下辖工、田、虞、水、锻五司。

    又在尚武堂中特别开设工学院,凡手艺炉火纯青者,按照品级,赏赐宅邸,领朝廷俸禄,让他们衣食无忧,能够安心钻研技术,带徒弟。

    李跃只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大把的钱粮砸下去,一个完善的体系也就建立了。

    对工匠的重视,也是给寒门庶族子弟一条新出路。

    “殿下,这是即将送往代国的军械。”曹凝令人抬来五口大箱。

    李跃随意拿起其中一件盔甲,精铁打造,厚重敦实,摸在手上便感觉异常坚固,比常用的两裆铠精良不少。

    曹凝一看就是老实人,勤勤恳恳的做事,却没有丝毫警觉。

    这也是李跃升他为工部尚书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如此精良的装备,送给鲜卑人,万一哪天他再打回来,将士们岂不是要付出惨重代价?”还是崔宏反应快,李跃一皱眉,他就知道了心思。

    曹凝一愣,“是臣疏忽,殿下恕罪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不怨你,打造精良装备本就是你的职责。”李跃不介意曹凝的敦厚,却对崔宏有些警觉,自从常炜升任尚书令之后,他就将心思放在揣摩人心上。

    这对李跃而言是一个危险的讯号。

    为君者,最忌被人摸清了脾性。

    崔宏这样的人不能久留在身边,需要外放出去。

    “换些次等的两裆铠送过去就行了,草原上能披上一身皮甲就算是精锐。”李跃笑道。

    “臣领命。”曹凝毕恭毕敬。

    崔宏目光却一直在他身边打转,不知在寻思着什么。

    直到离去时,崔宏才轻声道:“殿下可知曹凝何许人也?”

    李跃一愣,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,“莫非你知道?”

    崔宏道:“谯县曹氏,曹魏宗室之后。”

    李跃转头望着他,别说一个曹魏宗室,即便曹操复生,又能如何?

    “韩非子言,宰相必起於州部,猛将必发於卒伍。调你为谯县令如何?我大梁凭政绩晋升,以你之才华,留在邺城耽误了,升你为谯县令,兢兢业业做出些政绩来,以免外人说闲话。”

    崔宏一呆,“殿、殿下……”

    从县令做起,一落千丈,任谁都会一时难以接受。

    “此事就这么定了,回头我与你姐说一声,好生做事,莫要折了崔氏的名声!”李跃不给他拒绝的机会。

    崔宏是骡子是马,看他自己的造化。

    出去历练历练不是坏事,免得天天琢磨人。

    第四百零七章 离间

    还没等到开春,拓跋什翼健就迫不及待的把女儿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没有使者说的花容月貌那么夸张,但也颇有姿色,扎着小辫,头戴银饰,披着一件窄袖右直襟皮服,腰间内束帛布腰带,外系单带扣蹀躞带,挂着一件白毦和一柄铜鞘错银小匕。

    前凸后翘,身材匀称,有股独特的草原女子野性和灵气,见了李跃,也不羞怯,睁大眼睛上下打量。

    拓跋鲜卑原生部落是索头部,意思是扎着小辫。

    她生母是慕容氏,慕容家男的俊,女的俏,相貌自然不会太差。

    “拓跋玉树拜见梁王殿下。”虽不羞怯,但该有的礼仪丝毫不少。

    鲜卑人不断南下,贴近中原,不管是慕容,还是拓跋、段氏,整体汉化较深,衣着、服饰、礼制都比较讲究。

    “免礼、免礼!”李跃心情大好,虽然自己一点都不好色,但后宫多一些野性灵气,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。

    虽然一个女人代表不了什么,但有拓跋玉树在,梁代二国之间的关系就暂时有了一层保障。

    “慕容氏立足并州未稳,我主愿与殿下南北夹击之,平分其地!”使者一上来就下猛药。

    “何以如此急切?”上一个这么急的人,刚刚阵亡在蒲坂。

    “慕容儁与慕容垂不睦,大将悦绾在辽东遇刺身亡,慕容恪称病不出,燕国内外失和,正是夺取并州的最佳时机!”

    悦绾在辽东大刀阔斧,动了不少人的利益,前一阵细作送回情报,悦绾要改动军封制,将兵权收归国有……

    燕国能走到现在,靠的就是军封制度吸收草原、中原豪强。

    悦绾这么弄,直接动摇了燕国的国本,他不死谁死?

    如果是在慕容廆、慕容皝时期,成功的几率极大,毕竟是第一、二代君主。

    到了第三代,军封制早已深入人心,根本掉不了头,悦绾强行为之,只会让燕国的大船散架。

    当然,慕容恪和悦绾勇气可嘉,也看到燕国的弊病,却难以改变现状。

    悦绾的死代表着燕国革新彻底失败。

    目前看来,的确是攻打并州的好机会,但不是战略反攻的最佳时机。

    慕容氏韧性极强,当年崔毖鼓动高句丽、段氏、宇文三部围攻实力最弱小的慕容氏,却令慕容氏越打越强。

    石虎四十万大军攻打辽东,破城三十六,棘城苦苦支撑,慕容皝坚决不降,听从慕容恪的计策,突击羯赵大军,一战逆天。

    李跃个人觉得,燕国外部压力越大,内部越是团结一致。

    相反,外部压力越小,慕容氏兄弟阋墙的老传统就会上演。

    如果此时梁代二国联手攻燕,慕容儁为了大局,肯定要重用慕容恪、慕容垂。

    这是间接拉了两人一把。

    而从当前实力预判,梁代联手,也很难灭掉燕国。

    “孤有一言,可回禀代王。”李跃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。

    “殿下请说。”

    “慕容氏吞下并州,辽东清理数十万人口,慕容儁国力大涨,燕国未见颓势,纵然你我联手,也难以短期内击败燕国,不如训练士卒,积蓄粮草,以待天时!”

    革新虽然失败了,但衰落需要一段时间,此时燕国国力还是非常强大。

    陷入拉锯战,对梁国不利。

    “殿下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必多言,可回禀代王。”李跃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即便结盟了,也不能被拓跋什翼健牵着鼻子走,而是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。

    再说拓跋什翼健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。

    真攻下并州,拓跋什翼健弄不好掉头又投入慕容儁的怀抱,反过来威胁梁国……

    盟友是基于利益前提的。

    李跃的原则是要么不打,要么一战将燕国打趴下。

    长期拉锯,会消耗梁国的精力,李跃目标不仅仅一个燕国而已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