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9h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191节
    除了响应渤海郡,还能策应西北面的鲁口,两地分出鲁沱水上下游,加固了对燕国的防守。

    糜进、秦彪二人攻陷此地,颇具战略眼光。

    留给渤海的慕容儁的选择只有两个,要么退兵,要么快速收复河间。

    而李跃不会给他们反攻河间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在下还有一不情之请。”贾坚笑了两声道。

    “你我同属一家,将军但说无妨!”李跃有意无意拉拢。

    冀东豪强,封氏乃燕国旧臣,逄约被诈擒,刘氏投降,剩下有影响力的也就眼前的老将贾坚了,黑云军能不能在渤海、河间站稳脚跟,就看他支不支持!

    冀南的崔氏基本表明了态度,两边接下来就是利益捆绑。

    “哈哈,好,都督果然是爽快人,在下此番突袭燕军大营,实则也是穷途末路,渤海之北皆为燕军所掠,军中乏食,是以孤注一掷,前来投奔高城。”贾坚雄毅的脸上略有些扭捏。

    刘准举南皮而降慕容儁,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,瓦解了渤海豪强们抵抗,粮草没了,支援也没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是一家人,说什么投奔不投奔?汝等粮草,皆由黑云军供应,来人,将城中的猪羊全拿出来,犒赏渤海的兄弟们!”

    贾坚破燕军重围而入,已经击溃了燕军最后的一丝士气。

    这点粮食根本不算什么,不过贾坚却一脸感动之色,“早闻都督之名,今日一见,果然非同凡响!”

    “谢都督!”随行的大小豪强们纷纷拱手。

    “何须多礼?”李跃也向众人还礼。

    高城中的粮草其实也不多,但支持十天半月没问题,节约一些,每日限量供应粮食,可以熬上一个月,而燕军在城外挨饿受冻,绝对撑不了半个月。

    除非他们大规模的杀马……

    城下,燕军发泄式的猛攻一阵后,退回大营。

    两边又陷入平静之中。

    一天,两天,燕军装作若无其事。

    但第三日,再也装不下去了,开始拔营撤退。

    黑云军气势为之一振。

    “燕军力竭而走,我军正可随后掩杀之,生擒慕容儁!”魏山雄心暴涨。

    李跃望着雪地中忙碌的燕军,将营帐、军械搬上木车,偶有战马在营中乱跑,撞翻数人,不过营地背后雪尘扬起,遮蔽视线,不知里面藏着什么。

    “燕军宿将极多,慕容儁、慕容评、封奕皆老谋深算之人,追则不利也!”常炜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穷寇勿追,燕军犹有一战之力,似在诱我劫营。”李跃收回目光,见识到慕容恪的手段、封奕的阴险,自己必须万分谨慎。

    挡住燕军南下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,何必再去冒不必要的风险?

    当年张郃追击退兵的蜀军,于木门谷中伏身亡。

    李跃遂严令城中诸军不得追击,任由燕军离去。

    而燕军磨磨蹭蹭的,收拾个营垒都用了一天,到第二天晌午才依依不舍的北去。

    黑云军斥候倒是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高城之围化解,渤海郡化险为夷。

    “燕军不可追,然南皮不可不攻,在下愿率本部,前去击破叛贼刘准!”贾坚咬牙切齿道。

    “将军此去,定马到功成!”李跃勉励道。

    渤海郡的精华皆在南皮,燕军退走,此城肯定要收回来。

    贾坚是渤海地头蛇,他去攻城,肯定事半功倍。

    李跃现在关心的是黎阳和陈留,斥候传回的消息,段龛果然南下了,屯兵枋头,有南窥兖州之意,如今黄河封冻,他们随时可以踏入兖州。

    不过崔瑾在河南严阵以待,徐成几次出兵,逼近枋头,让段龛不敢轻动。

    既然陈留暂时安定,李跃也就不急着回去,眼下天寒地冻,随时会有大雪,不适合长途跋涉。

    燕军虽然退了,但冀东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。

    南皮不能留给燕军,同样,北面的浮阳、文安、束州、东平舒等城池也不能放弃。

    这些城池若是被燕军掌控,明年春暖花开,慕容氏的铁骑还会南下。

    贾坚出征后五日,又是一场大雪降临。

    李跃不禁为这员老将担心,刘准是渤海前太守,后投奔冉闵,遥领幽州刺史,手上实力不弱,加上大雪,想要攻破南皮并不简单。

    当年袁绍在南皮崛起,此城便逐渐成为冀东重镇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日,斥候带回更远的襄国大战消息。

    冉闵始终没有攻破襄国。

    常炜道:“石勒营建襄国,耗十六年之功,魏主一味猛攻,胡人誓死抵抗,这场大战短期内难分高下。”

    “某上书一封,谏言退兵如何?”李跃一番好意。

    再这么打下去,魏军只能越打越弱。

    冉闵自从掌权以来,不是在征战,就是在出征的途中,他神勇无敌,但士卒却是血肉之躯。

    现在退兵,休养军力、民力,以后还可卷土重来。

    河北名义上臣服冉魏的势力很多,但真正控制的地区也就邺城周边。

    “都督以为魏主会听劝否?”

    十余万大军出征,耗费钱粮无数,以冉闵的性格,怎会退兵?

    “他绝不会退兵,不过谏言还是要上的。”李跃叹了一声。

    这时斥候欣喜来报:“禀都督,南皮捷报,贾将军顿兵城下数日,城中豪族张氏、田氏夜开城门,引兵入城,城中守军哗变,不肯听令于刘准,刘准弃城而走,被贾将军追上,一箭射杀,余者皆降。”

    这便是地头蛇的威力。

    如果黑云军前去攻城,城内必同仇敌忾,天寒地冻,这座城也不知攻到什么时候。

    常炜目光一闪道:“都督可表贾将军为渤海太守。”

    奏表递上去,无论冉闵盖不盖章,贾坚都会事实上成为李跃的下属,与黑云军的关系也会随之紧密起来。

    其二,这也是做给冀州豪强们看,跟着黑云军可以吃肉喝汤。

    李跃笑道:“不止一个渤海太守,再表糜进为河间太守,秦彪为章武太守。”

    河间、渤海二郡为黑云军攻占,夹在中间的章武郡自然也守不住。

    此次北上,挡住了燕军,黑云军获利极大。

    这还是表面的利益,还有更多潜在的。

    第二百四十九章 宴会

    “都督大获全胜,此间事了,家中父母思念,小侄亦要回返清河。”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时,崔宏却来告辞了。

    虽然相处时间不长,但他展现出来的见识、才智,非同凡响,关键还这么年轻,潜力巨大。

    “此番能击退燕军,汝功劳不小,我黑云军铭记在心。”欲速则不达,李跃没有强留,崔氏已经表明了心意,以后还会有再见之时。

    “都督言重了,小侄不过就事论事,不敢言功。”崔宏一如既往的谦逊。

    李跃令人为他准备了马车,又派五百亲兵护卫他返回清河。

    原本想送些礼物,但崔家财大气粗,礼物轻了,反而贻笑大方。

    渤海诸事处理完之后,李跃率军北上。

    燕军似乎知道这些地区守不住,守住也没有多少战略意义,一军不留,只任命了几个当地的豪强为太守、县令。

    黑云军北上,这些人又变幻城头大王旗,投降李跃。

    对贾坚这种豪强,李跃自然大力笼络,但对这些墙头草,李跃没好脸色,细数他们犯下的过错,重罪者斩,轻罪者罚,有功者赏。

    还顺手将几个豪强连根拔起,攻破其坞堡,抄没其家产。

    对他们不能一味的怀柔,有时候也要拿出强硬手段,借着这个机会杀鸡给猴看,拉一批打一批分化一批。

    不过也因为此,进展颇为缓慢。

    渡过浮水之后,章武、河间郡内,几个小豪强据堡而守,抵抗黑云军,大族则跟着燕军退往幽州。

    燕军撤退时,也基本将章武郡内的百姓掳掠一空。

    几个小豪强成不了什么气候,黑云军几天功夫便攻破坞堡。

    一直到冉魏永兴二年(351年)正月,李跃才将章武、河间二郡彻底拿下。

    燕军则在章武之北的范阳驻扎了万余大军。

    此时深入冀州各地的燕军也已退回,从地图上看,燕军虽然没有攻下冀东三郡,但大半个幽州已经被其吞并,燕国从辽东横卧至幽州,仿佛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巨蟒,朝着中原大地。

    燕军被击退,但实际上并未多大损失。

    一支骑兵踏碎冰雪,自西南奔入蓟城之中。

    “辅国将军回城了!”

    城墙上燕军士卒纷纷欢呼起来。

    骑在马上的慕容恪,身材高大雄健,面容俊美,又一向宽仁大度,汉胡士卒极为崇敬。

    慕容恪之母,正是渤海高氏出身,算起来还跟高开沾亲带故,因慕容皝不喜其母,所以慕容恪一直默默无闻,直到棘城一战,两千骑兵突击石虎数十万大军,名震天下,慕容皝遂令其掌军。

    此番南下,遂受阻于渤海,但燕军收获颇丰。

    冀州豪强归附者甚众,迁回三万多户百姓。

    关键还得到了一部分乞活军的支持。

    “参见王兄。”慕容恪向慕容儁拱手行礼。

    “玄恭何须多礼?”慕容儁志得意满,立入主中原的夙愿又近了一步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