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9h9小说网 > > 大理寺緋聞日誌 > 第四八章廷议 yuzh ai wuvip.co m
    谢景熙换上官服,驱车出了大理寺。寅时正刻,天边泛出一线青白的颜色。

    他一夜未眠,如今到底是有些疲乏,便靠在车壁小憩了片刻。

    “大人,到了。”裴真勒停了马车,转身撩开谢景熙的车帘。

    黎明的天光下,街边已经有早出的百姓。几人围在大理寺侍卫拉出的界线外,凑热闹地交头接耳。侍卫拨开人群,谢景熙行过去,就着侍卫手里的火把查看起现场。

    从事发到现在,正好是凌晨至黎明的时候,街上无行人无车马,车辙痕迹尚新,分辨起来并不困难。

    谢景熙俯身看了看地上的血迹。

    一左一右呈喷溅状,初步推断符合侍卫和车夫遇害的情景。

    “这里是什么地方?”谢景熙问身侧的侍卫。

    侍卫抱手一揖,“回大人的话,这里是崇仁坊。”

    “崇仁坊……”谢景熙起身,回头往马车的来处看去。

    王仆射府邸位于宣阳坊,王翟的马车从大明宫兴安门出来,崇仁坊确实是必经之地。只是……

    谢景熙疑惑,问裴真到,“昨夜的兴安门,可是由左骁卫把守?”

    裴真一怔,回了句,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?”他不解,凑过去问谢景熙,“大人可察觉什么异样?”

    谢景熙没说话,抬头看了眼既明的天色,回身对裴真道:“时候不早了,先准备进宫面圣吧。”

    *

    大明宫,紫宸殿。更多免费好文尽在:i5 2yzw.co m

    谢景熙到的时候,昨夜所有参与此案的衙门,已经全部到齐了。

    王瑀面色铁青地站在御案下方,身后跟着刑部侍郎罗仁甫、金吾卫上将军秦策和左骁卫将军蒙括;与其对立的另一边,站着京兆少尹穆秋和兵部尚书杜麾。而其余四部和御史台也分别派有官员参与,众人屏息立于殿上,神色肃然。

    “参见皇上。”谢景熙行至御前,对李冕俯身一拜。

    “谢寺卿,”李冕目露欣喜,却强自镇定对他道:“昨夜王寺丞遇害一事,还请谢寺卿跟在场各位细说。”

    谢景熙领命,言简意赅地将昨夜之事讲了。

    然不等他说完,罗仁甫冷呲一声,“谢寺卿这么说的话,就有点避重就轻了吧?”

    谢景熙侧头看他。

    罗仁甫上前一步,对李冕拜到,“谢寺卿从头到尾都只说王寺丞遇害一事,却对此案嫌犯只字不提,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谢寺卿的立场。”

    话落,左骁卫将军蒙括拱手道:“昨夜,左骁卫有人在翰林门前,亲眼看见霍将军和王寺丞发生口角,且大打出手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根据金吾卫的消息,”罗仁甫附和,“霍将军从回京以来,多次与王寺丞发生冲突,且昨夜王寺丞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,致命的凶器可是霍小将军的匕首。”

    李冕闻言一怔,问谢景熙到,“真有此事?”

    谢景熙没有否认,坦然道:“此事不假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殿上哗然。

    李冕目光扫过王瑀,登时就有些坐立难安。

    然而谢景熙话锋一转,问罗仁甫道:“不知罗侍郎可看过王寺丞遇害细节的记录?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“那好,”谢景熙道:“罗侍郎可还记得凶手是如何刺杀王寺丞的?”

    “从马车外,以匕首扎破车帘,刺入受害者要害。”

    “既是从车外动手,凶手如何确保车里的人就是王寺丞?”

    罗仁甫哂笑,“那自然是亲眼看见王寺丞上了那辆马车,而后一路尾随。”

    “嗯,”谢景熙并不急着反驳,转而问蒙括到,“昨夜左骁卫在兴安门的记录里,于王寺丞之后出宫门的马或车,是什么时候的事?”

    蒙括剑眉微蹙,道:“亥时叁刻。”

    “那敢问秦将军,”谢景熙转身看向秦策,“王寺丞的尸体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?”

    秦策怔忡,却也只能如实道:“亥时叁刻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旁听的官员露出错愕的表情,无声地交换着眼神。

    罗仁甫反问:“可是,凶手难道不能不走兴安门,而是从其他地方尾随王寺丞出宫?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,”谢景熙道:“但方才大理寺已经发现了王寺丞遇害的第一现场,是在位于王仆射府的宣阳坊和兴安门之间的崇仁坊外。”

    他转向罗仁甫,“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。从翰林门穿过兴安门,再到崇仁坊,是一条纵贯南北的直线。王寺丞离开时是坐车,而凶手若是要绕道,至少需要骑马前往。那请问,凶手是如何带着一匹马翻越宫墙,赶在王寺丞之前埋伏在崇仁坊的?而且,凶手在杀人后驾车出城,弃车弃尸,又要赶在宴会散场之前回到麟德殿。谢某倒是好奇了……”

    谢景熙一顿,视线攫住罗仁甫问:“霍将军难不成是会飞么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罗仁甫被问得哑口,继续强词到,“又或许凶手是藏在王寺丞的车下,跟着他从兴安门出去的呢?”

    谢景熙哂笑,声音温淡,“且不说在马车已经有人的情况下,凶手还能不能藏于车下。就说若是凶手一直躲在车下,那匕首飞入的位置,就绝不该是从死者的正面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来说,”穆秋附和,“凶手只能是提前等在崇仁坊,等到马车经过时再动手。”

    罗仁甫不依不饶,“那也有可能是霍将军在确认了王寺丞的马车后,通过某种方法,向早已等在崇仁坊的凶手递去了消息。”

    “嗯,”谢景熙点头,“确实有这个可能。但如果是这样,那杀人原因就从激情杀人,变成了预谋杀人。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他一顿,复又道:“如果是预谋杀人,凶手为什么要在动手前,故意招惹受害者?他既已知道受害者必死无疑,何必急着出那口气,反而给自己招来怀疑?”

    此问出,现场再也无人答话。

    王瑀立于百官之前,回头看向谢景熙道:“谢寺卿说了这么多,有证据证明霍将军不是凶手么?”

    谢景熙思忖,片刻仍旧如实道: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呵……”王瑀冷哼,反诘到,“所以谢寺卿现在是空口白牙,就想为霍将军脱罪么?”

    谢景熙了然一笑,“脱罪倒是言过其实,谢某只是提出此案疑点。就看王仆射是更想找到杀害王寺丞的真凶,还是只想以此为借口,牵制霍家。”

    “大胆!”

    猝不及防被戳破心思,王瑀怒不可遏。

    他转身攫住谢景熙,沉声反问:“老臣新历丧子之痛,要求严查嫌犯何错之有?反观谢寺卿之作为,昨夜兴师动众,不惜与刑部、金吾卫动手,难道真就襟直坦荡、铁面无私?”

    “王仆射不说,下官差点都忘了。”罗仁甫接话,“昨夜昭平郡主阻拦在前,大理寺冲突在后。若是下官没记错,谢寺卿与昭平郡主尚有婚约在身,而霍将军与昭平郡主又是青梅竹马的关系……”

    他一顿,意有所指地补充,“这件案子交给谢寺卿主理……怕是不妥的吧?”

    谢景熙并不反对,只问:“那依罗侍郎之见,王寺丞被害一案,该由谁来主理?”

    罗仁甫微顿,眼神扫过在场众人,与王瑀浅浅地一撞。

    “依下官之见,既然此案刑部与大理寺都牵扯其中,不便参与,不如……”

    罗仁甫回头,看向众人身后道:“不如交给兵部和御史台协理,由京兆府主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……”躲在一旁打瞌睡的李京兆被这猝然的一句惊醒,昏花着老眼望向罗仁甫,“京、京京兆府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罗仁甫点头,“京兆府本就负责京兆地区的案件,与王仆射和霍将军都没什么私人交情。故而臣以为,这样的安排最为合理。”

    一席话说完,殿上再度陷入寂静。

    事到如今,是谁都能看得出来,王仆射明知插手此案不成,剩下最好的选择,便是让谢景熙和昭平郡主也不能插手。

    而正如罗仁甫所言,京兆府立场最为中立,将它推出去,谢景熙找不到反驳的理由。再加上李京兆本就胆小怕事,如今已然年过花甲,为了明年的顺利致仕,他也不敢不卖吏部和王瑀的面子。

    故而现今来说,李京兆当真是王瑀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李冕当然知道王瑀打的什么算盘。

    可对方有理有据,他一时也不知如何反驳,只能转向谢景熙,欲言又止地问:“谢寺卿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依臣看,”谢景熙当真思忖了片刻,“此方法可行。”

    “什、什么?”李冕挑眉,神色愕然。

    谢景熙面不改色地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,只是末了话锋一转,转而对李京兆道:“那就劳烦李京兆多多费心,一定要护好霍将军的安危。”

    都是官场上的千年狐狸,李京兆立即听出谢景熙的弦外之意,慌忙追问缘由。

    谢景熙举重若轻地道:“也没什么,只是昨夜罗侍郎和秦将军围捕霍将军的时候,有几个刺客混入侍卫当中,导致霍将军因此受伤。”

    李京兆闻言当即白了脸,却听谢景熙继续道:“且后来郡主和霍将军在宣阳坊附近,遭遇了二十名刺客的伏击,若不是大理寺及时赶到,后果恐不堪设想。”

    他言讫一顿,看着额角冒汗的李京兆叮嘱到,“不管王寺丞之死,凶手是不是霍将军,有人想借朝廷之手除掉霍将军却是不假。想北庭侯霍连将军统率十万大军,前有叁子命丧沙场、为国捐躯。如今霍将军是霍侯唯一血脉,若是莫名其妙地死在了京兆府……李京兆这可是,没办法向霍侯交待了。”

    一语毕,李京兆已经面如土色。

    他颤颤巍巍地往殿上一拜,然而话没出口,人就已经先“识时务”地晕了过去。

    李冕骇然大惊,慌忙配合地让福公公宣太医署前来看诊。

    罗仁甫没料到李京兆这只老狐狸还能使出这一招,气得鼻子都歪了,却也只能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大殿里一阵骚乱,一场廷议就这么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紫宸殿的廊道外,谢景熙辞别同僚,走下台阶。

    王瑀悠缓地走在后面,直到目送那个紫色背影从视野里消失。

    “大人……”罗仁甫跟上来,甫一张口,就被王瑀挥手制止了。

    他知道罗仁甫想说什么。无非不过就是宽慰他两句,说点什么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这种毫无意义的废话。

    本以为沉傅死后,沉党会如一盘散沙、不攻自破,却不曾想半路还能杀出谢景熙这么个意外。可他一向最不喜的就是意外……

    王瑀冷笑,转而问罗仁甫到,“从吾儿遇害到你拦截霍起,你说……他谢景熙是如何总是这么快知道消息的?”

    罗仁甫闻言大惊,张皇解释到,“大人!这、这您可不能错怪下官了!您就是借下官一百个胆子,下官也万万不敢……”

    王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,“本官若是怀疑你,便不会同你说这些。本官只是好奇,分明你和秦策都是本官同时知会的,他偏偏等到谢景熙插手后才姗姗来迟……”

    罗仁甫骇然,看向王瑀半晌无声。

    “千秋节的点灯仪式,是在七日后吧?”王瑀问。

    “回大人的话,是在七日后的亥时。”

    “嗯,”王瑀眸色沉冷,声音温淡地道:“不能为己所用之人,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罗仁甫怔忡,愕然失语。

    不待他答,便听王瑀继续道:“谢景熙不能留,而秦策……”

    王瑀一顿,继续道:“点灯仪式就是个机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