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9h9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逍遥小书生 > 第八百五十四章 宛若卿的日记
    李易想了想,还是打算将抽屉合上。

    如果这是醉墨的,以两人如今的关系,或许他真的就偷偷打开看了,看看她有没有在日记里骂自己,或者有什么小秘密之类,但若卿不一样,她是那么美好,让他不忍心做任何罪恶的事情。

    合上抽屉的那一刻,视线不经意的扫过被压在最下面的那张泛黄的纸张时,手上的动作再次一顿。

    纸张有些旧,也有些皱,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上面透出的一些线条和字迹,很熟悉。

    李易犹豫了一瞬,将那厚厚的空白封面的书册拿出来,放在桌上,小心的将下面的纸张取出。

    他脸上疑惑更深,因为那种熟悉的感觉,也更深了。

    纸张已经很旧了,他小心翼翼的打开,那些线条和字迹也更加清晰,他首先看到的,是写在上面的一首诗。

    确切的说,是词。

    “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渡……”

    是《鹊桥仙》。

    当他将纸张彻底的展开之后,那些线条也逐渐的串联成型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穿着宫装的女子,身后彩带飞扬,女子对面的有一位粗布衣衫的男子,中间是寥寥几笔勾勒成的银河,两人脚下,是无数只由两笔画成的飞鸟……

    是由简笔画画成的鹊桥相会。

    字很丑,简笔画在现在的他看来也幼稚到了极点,但字是他写的,画也是他画的。

    这是景和初年的七夕,他和小丫鬟亲手放飞的那一盏祈天灯。

    后来那盏祈天灯被宛若卿捡到,这一首《鹊桥仙》也随之流传了出去,和宛若卿的交集,大概就是从这一盏祈天灯开始。

    只是没想到,这一件李易自己都早已遗忘的东西,却被她带到了京都,保存到现在。

    李易望着纸上的线条,怔怔许久,才将之重新折好,原模原样的放了回去。

    重新将那本书册拿起来,打算放回去的时候,鬼使神差的打开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景和初年,七月初一。

    再翻了一页,便是七月初七了,然后是七月十三。

    这显然是一本日记,而且不是那种每天都记录的,至于为什么从七月开始,可能是因为刚巧上一本写完了,也或许是她从那个时候才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,这一点不重要,重要的是------这是她的日记。

    李易只是扫了一眼就没有再看,又将其合上,小心的放了回去。

    如果是别的书籍之类的,看看也没什么,知道了这是别人的日记还看,就有些道德败坏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刚才不小心扫到的几篇,也无非是勾栏里面发生的事情,或者是诗会上有才子才女写出了好的诗词,她摘抄了下来,再就是某某诗会上,一只祈天灯从天上掉下来了,刚好掉在她的脚边,上面写着一首好诗之类的……

    日记属于很私密的东西了,万一里面还写着女儿家的心事,自己总是不好再偷看的。

    不过,若卿能有什么心事呢,想想心里面就痒痒的……

    要不要再看看……

    只看一眼?

    他的手按在那本日记上面,心中犹豫不决。

    就在李易的心思有些乱的时候,门口有脚步声再次传来。

    宛若卿轻轻推开门,俏脸上有着一丝慌乱,看着李易在桌前正襟而坐,提笔写着什么东西时,才终于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李易回过头,看了她一眼,指了指桌上的一本书:“你刚才看的到的那一页,我帮你折起来了,下次找到折角那一页就行。”

    宛若卿走过来,点头道:“是有人写的一个剧本,孙老觉得不错,昨天拿来让我再审审的。”

    她的视线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桌旁的抽屉,又飞快的移开。

    李易装作没有注意到她的目光,指了指床边,示意她坐下,然后才道:“现在还有几个州,我们没有发展过去?”

    “还有五个。”宛若卿并没有多少思索,就给出了答案,“这五个州,皆是穷山恶水之地,也曾经派人去过,最后还是没有成功……”

    “无妨,既然如此,这五个地方舍弃了便是。”李易摇了摇头,说道:“你觉得,若是去齐国……”

    宛若卿诧异道:“你是说,把我们的勾栏带去齐国?”

    李易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宛若卿秀眉微蹙,想了想,说道:“齐国与景国不同,若是我们的人过去,一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碍,若只是演戏,倒也无妨,可若是用来收集信息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勾栏一事时,她便变的认真起来,认真的分析着勾栏在齐国发展的利弊,以及若是真有此想法,应该如何着手……

    李易一边听她说着这些,一边想着别的事情。

    从她进入房间之后,有意无意的看了书桌的方向三次,每一次视线都会从抽屉旁扫过,说明那里面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东西,让向来都稳重的她慌了心神。

    李易看着脑海中书架上那一本空白封面的日记,许久之后,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,心念同时一动。

    那书册缓缓翻开一页。

    两页。

    无数页。

    景和初年,七月初七。

    “天上竟也会掉下诗来,不知道那位写出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的李公子,到底是何许人也……”

    景和初年,八月十五。

    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……,原来他就是李易啊,我早该想到的,早该想到的……”

    景和……

    “他居然是我们的邻居,可是,他有如此才气,为何要行这些商贾之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糟了,她今夜得罪了这么多人,会不会影响他的仕途,都是我的错,今夜,今夜本不该去的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受伤了,也不知道要不要紧,严不严重……”

    “今天多亏有他,孙老他们不用走了,姐妹们也有饭吃,好像已经欠他太多太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的娘子好漂亮,和他很般配……,他要走了,去京都吗,什么时候才能回来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他终于回来了,为醉墨写了那么多诗词,连醉墨自己都被吓到了吧……,醉墨,原来醉墨也……”

    “京都真的很大,以后勾栏真的能开遍京都,开遍景国吗?”

    “醉墨也来了,真好,她在庆安府,应该也很孤单,不知道他今天会不会过来,见到醉墨,应该也会很开心吧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易脸上的表情变化,时喜时愁,时烦时忧,他之所以不喜欢将别人手抄的书籍纳入脑海,就是因为在接受那些信息的时候,也能清晰的感受到书写之人当时的情绪。

    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,但对李易来说有。

    虽然他根本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,但那些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情绪,在这个过程中,会在他身上有分毫不差的体会。

    而在阅读雕版书籍的时候,则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所以他几乎是彻底的体会到了这两年来,宛若卿的心路历程,当然,那一种掩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,他也分毫不差的体会到了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,你怎么了?”宛若卿怔怔的看着他,见他脸上表情变幻,有些紧张的问道:“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话?”

    “没,没有。”李易闭上眼睛,再次睁开之后,摇了摇头:“是我自己想到了一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少女情怀总是诗,但写诗的过程,却是十分难熬的,两种情绪交加的感觉并不好受,再这样一页页看下去,将这些情绪全都体验一遍,便如同重新经历了一段人生,他或许有人格分裂的可能。

    心念再次一动,脑海中的书籍化为点点光点,彻底消散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无数的信息,向他的脑海纷涌而来。

    他看着宛若卿,刚要开口,身体却猛地一震,一颗心像是被人用拳头紧紧握住,填满了某种情绪。

    他捂着胸口,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,身体颤抖,眼泪几乎是不受控制的大颗滑落……